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创新驱动 高质量科技成果赋能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1

创新驱动 高质量科技成果赋能行业发展

——“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纪实

从科技研发再上层楼,到优势学科方向全面领跑;从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到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简称部交科院)创新的脉动,随处可以感知。

面向世界交通科技前沿,面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主战场,面向交通行业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瞄准“高端专业智库、一流创新基地、重要服务平台”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扛起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


科研立院 科技研发攀高峰

一切为科研,科研为交通。部交科院坚持“科研立院”,推动关键技术突破,服务行业科技创新,形成富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主干的软科学、精干的硬技术”业务格局,成为交通领域重要智库和创新基地。

作为部属综合性科研单位,部交科院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有关重大工程、重大政策、重大改革等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公益性重大政策和技术研究,同时,积极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推动作用。在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投融资政策、法治交通、信用交通、农村交通、交旅融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绿色低碳交通等10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跑地位,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撑。

决胜全面小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服务“双碳”目标……在强化决策支持的同时,部交科院注重社会责任,提升创新能力,为国家和行业发展持续奉献智慧力量。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课题《青藏地区高等级公路多年冻土段生态风险评估》调研现场。

回望“十三五”,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助力脱贫攻坚,部交科院架设行业信息化桥梁,创新开展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核查技术研究,完成了基于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的农村公路路网提取、匹配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双碳”、环境保护是当下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紧盯行业热点,在公路路域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方面推动科技创新,

参与编制《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等绿色发展政策与技术文件,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完成《基于公路主体工程的两栖类动物通道优化设计方法》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探索了我国不同生态敏感区公路建设对陆生脊椎动物影响规律,提出了野生动物通道选址、设计和监测方法。

负责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课题《青藏地区高等级公路多年冻土段生态风险评估》,为揭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牵头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通基础设施专项”《生态敏感地区陆路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建技术研究示范》,为陆路交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谐适策略和核心技术,对于推动路域生态学等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助力交通强国、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在部交科院交通虚拟现实实验室,戴上VR眼镜,置身北京可以时空穿梭到湘西,虚拟骑行感受旅游公路风采。这项技术将虚拟现实(VR)、交通仿真(TS)和建筑信息建模(BIM)等前沿技术融入交通运输行业,为行业发展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突破了公路BIM全生命期应用、公路施工管理BIM平台开发、BIM+VR旅游公路感知、三维全景视频融合管控、隧道实景数字孪生、内河旅游航道BIM数字沙盘、VR交通科普线上线下应用等关键技术,具备了“BIM+VR+仿真”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了对交通BIM、VR、数字孪生的系统认知和系列解决方案。

公路抗凝冰技术、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一项项“硬核”技术正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一个个工程化应用架起了科技与经济贯通融合的重要桥梁。

“十三五”期间,部交科院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及国家级学会协会以上科技奖项151项,其中《季冻区高速公路抗冻耐久及生态保护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1471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89篇;出版著作154部,其中《交科智丛》著作17部。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8项,软件著作权221项。牵头制修订标准147项。


人才引领 能力建设上台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研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在人才队伍培养、平台条件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增强科研能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驱动,本质上就是人才驱动。部交科院坚持“人才强院”,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部交科院组建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以实施“卓越创新工程”计划和“高端专业智库”计划为抓手,组建卓越创新工程团队和高端专业智库团队。“十三五”以来,遴选认定的32个创新团队,形成了32名领衔专家以及近100名责任专家的人才梯队,成为全院实施创新驱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交通经济运行分析团队发布了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填补了交通运输行业长期缺乏综合性指数的空白;首次构建了交通强国指数,科学量化评价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进程。

道路预警与处置技术团队已将“道路凝冰路网级预警系统及处置技术研究”成果,在山东、江苏、江西等地高速公路开展示范,有效减少了因极端天气导致的交通事故,提高了通行效率。

道路预警与处置技术团队施工现场。

城市交通大数据技术团队研发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交通调查分析系统,对提高城市交通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降低调查成本、丰富数据内容、支撑城市交通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部交科院对创新团队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度、三年期满时,进行考核评估,始终让团队保持生机活力。为培育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优秀创新团队,部交科院设立了首席研究员岗位,培养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形成更多高质量、有影响力的重要科研成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青年人才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推进世界一流研究院的中坚力量。“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1名,新增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等国家、行业专家10名。

 城市交通大数据技术团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科研工作,更是如此。科研队伍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平台的建设。没有良好的科研条件,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没有专业的实验室,科技创新就没有依托。“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全面建成顺义综合实验基地,顺利完成怀柔实验基地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了2个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行业研发中心及14个院内专业实验室。建成“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交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等资源服务系统,代部建设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面向行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资源开放获取、科技咨询等公共科技信息服务,在支撑行业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学术与科研之外,部交科院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制定实施院“国际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选派优秀人才作为访问学者赴国际知名高校研修交流,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参与国际机构或组织的工作。与国际运输论坛(ITF)、世界道路协会(PIARC)、世界银行(WB)、全球环境基金(GEF)、美国运输研究委员会(TRB)等多个国际组织或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破除束缚 科研生态焕活力

如果说创新精神是种子,那么外部环境就是土壤。“十三五”以来,部交科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基础前瞻研究,加快成果转化,加强研风和学风建设,为科研事业提供了丰沃的创新土壤,助力成长为“参天大树”。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则是新引擎的点火器。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部交科院在管理制度、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打破有形无形的藩篱,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管理灵活了,科研人员专注于科研的时间更多了。部交科院实施制度“立改废”年度计划,制修订规章制度100余项,破除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繁文缛节,引导和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院质量管理体系,修订院《科研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强化学术委员会职能,修订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设置首席研究员岗位,建立科研部门专业技术管理岗位制度。完善学科体系,建立科研人员专业技术方向目录,明确职业规划,理清科研主攻方向。

科技成果转化的红利,让科研人员干劲更足了。部交科院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等纳入奖励范畴,将公益服务、科技成效等作为业绩考核和绩效工资核定与发放的重要内容。

科技创新年会。

步入“十四五”,研究制定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高端专业智库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发展、条件建设专项规划。从顶层设计绘制发展战略蓝图,到加强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项项重大科改举措密集出台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加速向纵深推进,一个个堵点被打通,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稳定不确定以及技术封锁等,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部交科院利用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计划”专项经费,优先支持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项目立项。院设立基础研究创新中心,精心遴选配强科研力量,加强BIM等基础技术研发创新。实施全员创新计划,明确创新目标和任务,实施集中科技攻关。

在推进成果转化方面,部交科院建立健全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146项“四技”类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抗凝冰改性剂技术许可和技术转让。

 国际沙龙。

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科技创新,源泉在于人才,关键在于导向。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部交科院加强研风和学风建设,印发《院关于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服务大局和精准选题、强化实证研究和探索创新、培树创新团队和专家品牌、坚守科研诚信和质量规范、加强学术交流和成果传播、实施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等5方面18条具体内容的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要求,着力优化学术环境。

学风研风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都影响着科研队伍,科研风气不正,它就可能会像雾霾一样侵蚀健康。部交科院积极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创新氛围,每年举办“科技创新年会”“求是讲堂”“创新论坛”“国际沙龙”等活动,研讨交通运输行业热点焦点问题,分享科研前沿动态,同时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构建良好科研生态。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 新使命呼唤新作为

未来,部交科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密围绕落实交通强国建设战略部署,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建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交通运输综合性科研院所为目标,做强做优事业部类、做强做大产业部类,建设高端专业智库、一流创新基地、重要服务平台取得新突破,更加突出社会责任、创新驱动、员工发展、交流合作和安全底线,全面推进公益服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队伍、科研条件、运行管理、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全力开创一流科研院所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保障。


信息来源:交科院官方微信

信息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q9GbUsYrgy51zSztVZ1xg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交科院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37号

 京ICP备08103432号-10